什在國情咨文中承諾的經濟“自由主義”,被全球的自由貿易者們稱為他“對經濟孤立主義的警告”;但在三年前發(fā)動伊拉克戰(zhàn)爭后,布什本人的“政治孤立主義”卻一直飽受國內外的譴責,并使得他在國情咨文中承諾的“政治自由主義”更加耐人尋味。布什在2005年連任后,將調整對歐關系作為改變美國政治孤立狀態(tài)的主要手段。
握手言和聯手對“敵”
2003年的伊拉克戰(zhàn)爭,使得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達到了頂峰,也使得美歐外交關系降到了較低點。大西洋兩岸分道揚鑣的直接原因,是歐洲人沒有把美國的仇敵看成自己的對手。因此美國人和歐洲人這次首先為自己找到了共同的“敵人”——俄羅斯和伊朗。
雖然俄羅斯的實力已如昨日黃花,但一直被歐美視為潛在戰(zhàn)略競爭對手。美歐一直挖空心思打壓俄羅斯的戰(zhàn)略空間。目前歐美聯手在打兩張牌:一是“北約”牌,繼續(xù)推進北約東擴;二是 “民主牌”,主要是瓦解俄羅斯有影響力的西部鄰國。
2005年,“橙色革命”后的烏克蘭已經走上了加入北約的不歸路;南邊的格魯吉亞也正躍躍欲試;倒向俄羅斯的白俄羅斯盧卡申科政權,則已經是西方的“眼中釘”。
歐美一點也不掩蓋要把這個所謂的“不民主”政權趕下臺的野心。去年9月,歐盟花錢請電臺、電視臺向白俄羅斯播放專門的俄語節(jié)目,宣傳“民主”。歐美還邀請白俄的反對派赴布魯塞爾、華盛頓訪問,為他們打氣。
最近幾個月,歐美在伊核問題上的互動,更是國際外交舞臺的一個“亮點”。一直以來,美國與歐盟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并不完全相同。美國把伊朗列為“邪惡軸心”國之一,主張采取強硬政策以逼其就范;歐盟則力主用外交談判解決問題。
然而,2005年8月和11月,伊朗先后恢復鈾轉化和核研究,歐盟外交受挫,歐美在伊核問題上開始互相靠近(確切地說,是歐盟向美國靠近)。
從歐洲的德國
到“歐美的德國”
當致力于修復德美和歐美關系的默克爾登上歐洲政治舞臺,實際上就宣布了歐洲近期很難形成當年以法德為核心的對美國說“不”的集團力量。
去年11月,默克爾就任總理后不到一周,就派外長施泰因邁爾訪問了美國,美國國務卿賴斯隨后在12月訪問了歐洲,首站就是德國。今年1月,默克爾訪問白宮,在包括伊核問題在內的諸多問題上達成共識。德國經濟實力占歐盟總體的三分之一,德國外交轉向對歐盟整體外交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。
最能體現德國外交政策變化的,是今年和去年兩屆慕尼黑安全論壇。
一年前,時任德國總理的施羅德宣稱“北約已不再是跨大西洋伙伴討論和協調戰(zhàn)略的主要場所”,引起跨大西洋關系地震。而今年2月,默克爾卻在論壇上表示,在協調歐美在重大戰(zhàn)略問題上的策略時,北約應該是首要場所,北約是跨大西洋關系的支柱。
一個細節(jié)也說明德國外交的風向。在伊核問題上,去年9月代表歐盟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決議草案的是英國,今年2月則是德國出頭提交了把伊朗告到安理會的決議草案。